同舟共济 寻梦南海

  • 同舟共济 寻梦南海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科普教育
摘要

        一艘蜚声国际的大洋钻探船,一支122人组成的国际团队,64个日日夜夜,我们同舟共济,寻梦南海!

        一艘蜚声国际的大洋钻探船,一支122人组成的国际团队,64个日日夜夜,我们同舟共济,寻梦南海!

        我们完成了与南海大洋玄武岩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我们探寻了南海“母亲海”的“芳龄”;

        我们感受到了南海深部的“动荡”和“宁静”;

        我们为南海演化的历史画卷进行了“编年”;

        我们解密了埋藏在南海深部的“磁性条形码”;

        我们试图揭开南海深部微生物世界的“神秘面纱”;

        我们有许多“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发现!

        2014年3月30日早上7时,“决心号”载着满满的成果,缓缓驶入美丽的基隆港,完成了她的南海349航次之旅。

        这是一次成功之旅。整个航次在南海中央海盆深水区5个站位共钻进4316.7米,取芯深度2506.3米,获取岩芯1602.83米。最深站位水深4379.4米,最浅站位水深3252.5米。在船上工作的日日夜夜,我们“同济团队”七位老师奋战在“决心号”的各个研究实验室。我们中有两位航次共同首席科学家,有地球物理学、沉积学、微体古生物地层学、古地磁学、地质微生物学等专家。我们用各自的专业知识体验南海数千万年以来的历史演绎。我们通过多学科的联合攻关,获得一次次的发现,一次次的解惑,让我们深感科学钻探的诱人魅力。身处在这艘国际海洋科学研究“航母”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为什么国际大洋钻探计划四十多年来经久不衰的强劲动力。南海大洋钻探发现带来的喜悦和兴奋也不断激励着我们为实现“海洋强国”之中国梦而不懈努力。我们在紧张的研究工作之余用“手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所见及所想,并与同济师生和社会公众共同分享南海深部的奥秘。您的陪伴让我们深感“同济”与“南海”“心连心”!因此,值此靠岸之际,我们更愿意与您分享航次感言。

        李春峰:紧张的两个月海上研究,又一次体验了科学发现的真髓,那就是不断期待,不断探索。这个由中国科学家主导的由10多个不同国家不同专业的科学家共同合作、不分昼夜而完成的科学贡献成果,即将载入南海和海洋科学研究的重要史册。此时真正为祖国富强而自豪,也为同济团队的杰出表现而自豪。航次结束前,收到了我太太顾萍女士的邮件:“我推理写的小结,怎么样?科考数据的完整性,科研的方向与科技力是密切相关的,同时也包含了无限可能性。本航程秉着探索南海年龄的科考目的,在遇到技术性难题时,凭借科学家们多年的工作经验,迅速调整方案,由原来的三钉增加为五钉,从纵向比对改为横向求证。本次科考留下的金钉遗憾,希望下次能由出自中国的科考船弥补。”向来不太关心自然科学的她,居然能够写出这么完美的总结,让我感触很深,看来航次的实施也真正推动了相关的科学普及作用。

        李前裕:这是我的第三次“决心号”航行。前两次分别是参加澳洲南部冷水碳酸盐的182航次和墨西哥湾沉积物高压的308航次。尽管每个航次都会有新的结果、学到新的东西,参加南海349航次的激动心情并没有像前两次那样,随着日夜工作的紧张而消减。主要原因当然是为中国人自已设计、自己掌管的大洋钻探而自豪,另外也庆幸自己有机会去老家门口外的南海参加深海科学考察。我的老家就在南海边上,海南岛东部的博鳌镇旁,小时候就时常在岸边捡贝壳、听大人们讲海龙王的故事。长大之后当然知道不存在什么海龙王,但第一次听说南海和太平洋是有年龄时还是惊讶不止。后来,随着参加海洋地质专业的学习和海洋生物的研究,古今海洋的知识慢慢跟自己的职业联系起来,自已也开始为南海扩张演化历史定年了,总觉得不可思议。孩童时的海龙王没有了,但大洋里的众多奥秘还依然存在。我们钻取的岩芯就是南海生长的记录,这些记录会提供这个西太平洋最大边缘海的演化信息。作为一名船上科学家,我为自己骄傲,更为我们这个时代骄傲。

        林间:此次南海钻探是我们追求深海大洋奥秘的一章,也是我感触最深的一次。海洋为我一生所爱,可能有两个起因。我小时在东海之滨的福州城长大,“下南洋”、进海校已经是多少年的乡俗了。祖父当年就靠他舅舅的介绍,去了黄埔海军学校修“舰长班”谋生,后来卸甲归田,也许我出生时就带了点“海洋”的基因。但真正让我对深海大洋心动的,还是在美国布朗大学读博士生的时候。那时我正在作太平洋下地幔对流的理论工作,第一次接触到了三维的彩色洋底地形图:大洋中脊、海底高原、海沟深渊,无一不令人惊叹!我开始意识到,深海大洋才是现代科学的处女地,这里才叫“前无古人”!世界上最大的地震、海啸都发生在深海、地球热量的三分之二在海底散发、而海底生活着与陆地上光合作用不同的、由化合作用支持的生命!这么好的科学问题为何不去追求?这些年来,我在美国航次上担任过多次首席科学家,也在中国“大洋一号”上担任过美方首席科学家,但此番国际大洋钻探航次在政治、技术上所遇到的复杂性远超过我过去所有的航次,这是对我们领导国际“大兵团”作业能力的锻炼!我将珍惜与李春峰老师搭档,任共同首席科学家的时光,你、我一起经历了成功的喜悦、失败时的困惑、现在还不能说的故事、还有那每天改不完的报告!航次的科学家朋友们,我们很快就各奔东西,去追求下一个科学梦想。但我们在南海这62个同甘共苦日夜将永存我心!

同舟共济 寻梦南海

同济团队在“决心号”钻探船上合影

左起:李前裕、李春峰、赵西西、林间、张传伦、刘志飞、刘传联

        刘传联:南海真可算得上名符其实的“海底地质公园”!她不仅有高耸“出海”的岛屿,而且有深藏不露、奇秀无比的海山;在海山之间既有险峻的峡谷,也有平坦的海盆;峡谷之间可有“浊流”涌动,海盆中间也许撒满了“钙质超微化石软泥”或“有孔虫软泥”;或许在海山上有一条崎岖小道,从山底往上走你可能会看到“火山角砾岩”和“火山凝灰岩”,最后你可能就会看到枕状的“玄武岩”。但这种玄武岩只是“海山玄武岩”,真正的“大洋玄武岩”你是无法看到的,因为它深埋在上千米的沉积物之下。怎么办呢?在“南海海底地质公园”内有一“岩芯博物馆”,这里展示了南海大洋钻探184航次和349航次所有的岩芯,你可从中尽情的领略和欣赏南海3200万以来的风云变幻、沧海桑田!如果您觉得还不过瘾,你可以选择乘“蛟龙号”下潜,来个“南海海底地质公园一日游”,前提是你能付得起昂贵的旅费和具有承受高压的能力。在“蛟龙号”里面,您也许会看到在深海海底覆盖着“大洋红层”沉积,其上面可能有“锰结核”;您如果幸运的话,可以在“锰结核”之间找到鲨鱼的牙齿化石。再往前走,你可能会看到“海底冷泉”和其附近稀奇古怪、色彩斑斓的生物。“南海海底地质公园”真是美不胜收!要问有多美,欢迎参加下一次南海大洋钻探之旅!

        刘志飞:大洋钻探计划历时40多年,是地球科学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历时最久的国际合作计划,为何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整个航次中,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349航次是我第二次参加大洋钻探航行,体会颇深,可以用“制度管理、自觉行为”来概括。“决心号”钻探船有一支素质、能力和纪律极高的技术队伍,从软件设计、岩芯流转(core flow),到仪器管理和操作,甚至是照相和报告编辑,都极为熟悉。任何疑问和困难,只要向任何一位技术人员提出,就能得到即刻解决;即使是软件出现问题,程序员会立即当面解决。他们保持极高效率,始终坚守岗位,表示出一种高度的责任感,这使其业务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其背后是严格的制度管理,违反制度将直接导致降薪甚至解除聘约,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制度管理”。每天与技术队伍并肩工作的是科学家队伍,这是来自各个国家的研究人员,层次和经历差异较大。这支队伍基本上没有制度约束,但能够自觉地通过协同合作开展研究,包括岩芯描述、采样、化石鉴定、成果汇报、报告撰写等。每位科学家都有各自的兴趣和使命,有时在某个领域会相互冲突,有时对某项重要内容无人涉及,但都无大碍。这支队伍就通过这种“自觉行为”来推进科学钻探,将科学驱动作为大洋钻探生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大洋钻探航次建议书通过层层评审和筛选,凝练出最前沿的科学问题;航行科学家经过各成员国挑选和推荐,通过他们的“自觉行为”来实践钻探科学目标,加上“制度管理”的技术保障,使大洋钻探的生命力经久不衰。这些都是值得国人借鉴的精华。

        张传伦:我刚刚涉足南海生物方面的研究,还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在南海的科研航次,因此上船之前特别憧憬船上的一切。虽然最近几年受汪品先老师领导的南海大计划的激励,有了一些关于南海深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想法,但毕竟是纸上谈兵,认识不深刻。349航次给我提供了雪中送炭的机会,让我补上了实践这一课。两个月下来,可以说是满载而归,不仅对南海的构造演化和沉积过程有了直接的了解,对南海大计划中所提出的骨头(构造)、肉(沉积)和血液(生物地球化学)之间的关系也有了更具体的认识。这次大洋钻探航次更丰富了我的海洋阅历,可以自豪地告诉大家我不再是一个旱鸭子。另外必须要说的是我们同济上船的几位老师之间的“兄弟”感情使得“同舟共济”有了特殊的含义。这不仅体现在大家有事商量、互相帮助和照顾,更是形成了一种代表同济精神和维护同济荣誉的共识。这种共识有时体现在小小的偶合上,比如刘传联老师和我名字发音很近(Chuanlian 和Chuanlun),老外们经常把我们搞混,刘老师过生日时他们向我祝贺,也有人热情地提醒我说签名签错了地方。这时我会自豪的告诉他们“That is my brother Chuanlian”。

        赵西西:我感到349航次在公众科学普及互动方面创造了新纪录。在过去的2个月中,中外科学家利用现代社会传播媒体工具,开展了60余次船岸互动活动(ship to shore event,简称S2S),向中国、美国、法国、英国、西班牙、澳大利亚、菲律宾、巴西等国进行科普宣传,对象包括下自幼稚园的小朋友,上至中科院院士,每场次的观众最少2人,最多达300多人次。此外,还与当时正在夏威夷召开的美国地球物理学会海洋年度大会的poster现场进行了网上互动。除了船岸互动,科普方式还包括在“决心号”网站,私人博克等渠道发表图文,富有生机,可谓是一次社会大科普。而以往航次,虽然配有专职的科普人员,通常整个航次也只有不到10次的科普活动,且缺乏互动。通过这些活动,航次科学家不仅学会了以非专业的语言向大众传播科学研究,还相互了解了研究的方法和仪器性能等。这些以钻探船和实验室为舞台,以科学家和学生为主角,以科普为内容,在没有任何剧本的情况下,现场直播,让公众加深了对科学研究的理解。学生们的提问、明亮的求知眼神、以及他们的掌声,都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好鼓励和嘉奖。尤其是同济的师生,举起“同舟共济”、“老师们辛苦了”等大幅标语,让我们顷刻间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希望中国的科学考察船也建立像“决心号”的科学互动方式,使科学普及工作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浓厚的社会性,一方面推动科学走向社会大众,另一方也鼓励科学家努力创新,推动我国海洋科学走向更加成熟和自信。

 

(作者:南海IODP349航次同济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