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日期: 2015-05-22 信息来源: 北京大学海洋协会
近日,北京大学海洋协会举办“深海科考”系列讲座。讲座邀请到近期参加海洋科考归来的城市与环境学院“长江学者”周力平教授、工学院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卢海龙教授和地球科学与空间学院博士生张华添,分别作了东北印度洋、马尔马拉海和西南印度洋科学考察的报告,与师生们分享海上探索之旅。
4月11日晚上六点半,二教515教室座无虚席,周力平老师“印度洋科考60天”的报告吸引了100多位师生观摩学习。2014年11月到2015年1月,周力平与来自12个国家的31位科学家一起参加了东北印度洋的孟加拉湾“国际大洋发现计划”353航次。第353航次深海钻探、总计长达4000余米的岩心钻取、船上实时进行的各种样品分析测试的经历引发了师生们对海洋科考的极大兴趣。结合丰富的图像资料,周力平还介绍了美国科学钻探船“决心号”的船上设施,并将延续近50年的“大洋钻探国际合作项目”的发起、发展和重大科学发现等穿插在讲座中。周力平说:“深海研究需要北大的参与,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冲向国际大洋。”
讲座结束前,周力平指着校图书馆严复先生雕像的照片介绍说,严复先生毕业于伦敦格林威治的皇家海军学院,回国后曾在北洋水师学堂任职,他带来了西方现代海军管理思想和教学理论,担任过总教习、会办和总办(校长)等职。“这不是北大和中国海洋事业的历史渊源吗?”周力平自豪地说道,大家会意地笑了。近两个小时富有激情而又风趣的报告深深感染了在场的师生们。
5月9日晚上六点半,中国地质调查局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技术研究项目负责、试采工程首席科学家卢海龙教授作了“世界最小海——马尔马拉海调查纪实”的报告。结合自己多次在日本南海海槽、日本海、加拿大马利克等海域的考察经历,卢海龙讲述了他2014年11月搭乘法国调查船参加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组织的马尔马拉海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勘探之旅的历程。他向大家介绍了马尔马拉海这个“介于黑海和爱琴海之间的世界最小海”中所蕴藏的不解之谜,包括奇高的海底温度、异于其它海洋的盐度分布、制造了诸多毁灭性地震的北阿纳托利断层、以及和石油伴生的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
最后,卢海龙用视频短片直观地向大家展示了马尔马拉海的海底形态、天然气水合物采集、分析,以及船上的仪器设备和野外工作。卢海龙曾先后在日本石油公团技术研究中心、加拿大地质调查局及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分子科学研究所从事天然气水合物研究,报告中卢海龙要为未来海底资源勘探开发做出贡献的社会责任感深深感染了在场师生们。
5月16日晚上六点半,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博士生张华添与大家分享了他参加中国大洋第34航次(2014年11月至2015年2月)在西南印度洋(我国硫化物合同区)的硫化物资源调查之旅。张华添是北京大学12届优秀毕业生、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他曾两次搭乘中国“大洋一号”科考船远赴印度洋科考,曾于2013年4至6月赴西北印度洋参加中国大洋第28航次科考。在第34航次中,他担任船上后甲板作业组组长,负责现场指挥后甲板作业,以及后甲板安全。
报告中,张华添首先介绍他的西南印度洋“黑烟囱”(海底热液活动区)调查之旅。他向大家展示了“大洋一号”这一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以及船上的各类设备并带来了34航次第二航段“逐梦深蓝”的视频,片中传递的团队合作正能量使大家深受教育和鼓舞。累计参加了6个多月印度洋科考的张华添深有体会地说:“科研不是美国大片,科研是一个国家、一群人、一颗颗螺丝拧出来的。”
三场“深海科考”系列讲座涉及到美国、法国、中国三艘著名科考船,内容从基础研究到海底资源调查和勘探、开采,不仅使师生们大开眼界,也激发了大家对海洋科考的强烈兴趣。系列讲座结束后,同学们普遍表示对北大参与深海大洋研究的现状以及我国在海洋科考中的影响力、竞争力等有极大的兴趣。有一位同学说,她毕业后打算去中国科学院三亚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工作,并希望离校前能拿到一件海洋协会的T恤,为以后出海做准备。
编辑:白杨